只要您能避開這二十件事情,您的公司就能成功
內容目錄
3. 招足夠的兵,買合適的馬
|從失敗中學習走向成功
創業之路崎嶇,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數字是,在美國,每十間初創企業中,有九間公司最終會倒閉,這個數字初聽有點嚇人,亦有研究指是大約75%,但重點並不應是爭拗百分率的多少,而是要知道創業真的艱難。成功從來不易,但從別人失敗的教訓中,學會如何避免失敗,則不失為一個成功的捷徑,因為成功的道路各有不同,但失敗的原因大致相同。知道別人失敗的原因,便要切法避開,就正如巴菲特的黃金拍檔查理芒格所言:「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那裡,我便永遠都不會去那裡。」不去險境,便不會滅亡,這就是避險尋安,不立危牆的道理。
一般公司失敗的原因
美國CB Insights曾經對101家失敗的初創企業進行分折,找出20個主要的敗因,看看以下是這些因素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示:
第 1 名:只考慮自己觀點而不理市場需求
第 2 名:資金與時間不足
第 3 名:團隊無能
第 4 位:被市場淘汰出局
第 5 名:價格/成本問題
第 6 名:產品不夠人性化
第 7 位:欠缺可行的商業模式
第 8 名:銷售手法不當
第 9 名:忽視用戶意見
第 10 名:產品發布時機不對
第 11 名:受小問題困擾而偏離本務
第 12 名:團隊與投資人不和
第 13 名:為了轉型而轉型,沒有好好規劃
第 14 名:對自身領域缺乏熱情
第 15 名:地理位置安排不當
第 16 名:沒有投資者感興趣
第 17 名:捲入法律糾紛
第 18 名:沒有利用好人脈網絡
第 19 名:筋疲力盡
第 20 名:未能及時調整方向
失敗啟示錄
從以上初創企業失敗的原因,可給我們以下的啟示。
1. 要有市場的產品才是成功的產品
很多有天分的老闆往往比別人想先一步,研發出一些別人尚未想到的產品,或別人尚未懂得的商品服務,或被自己身處的圈子或個人興趣所迷惑,以為其他人都有相同的想法和喜好。結果產品推出市場,曲高和寡,市場狹窄,落得慘淡收場。筆者所住的屋苑,開設過兩間售賣一些健康優質天然有機等類別的食品,兩間都在開業不久便因生意不足而結業。筆者有次在購物時和當時的商店老闆閒談,老闆很有自信說他所銷售的全是優質商品,可惜位置不佳,所以顧客稀疏。其實該店舖的位置確實一般,較少街外客,但卻是屋苑居民必經之地,生意不佳應該是所售商品缺少市場罷了。而根據CB Insights的調查,因只考慮自己觀點而不理市場需求是各種失敗原因的首位。
2. 充足的營運資金,時常監察公司財務狀況
不論是初創企業還是中小企新丁,要籌集足夠的資金並不容易,他們往往只籌夠勉強足夠的資金便開業,卻沒有預備一些額外資金作緩衝。結果,當市場出現變化,或消費者需要時間適應,公司卻因資金短缺而未能等到成功的的一天。因此,如果資金只是勉強足夠,還是先再籌集多些資金才開業吧,因為開業前預備更多的資金就是避免過早失敗的第一步。另外,不少老闆新丁太專注自己的產品,對財務不感興趣,未能及早發現公司財務出現問題。畢竟做生意就是看錢,多學點基礎會計財務知識、看懂財務報表等,對公司的營運百利而無一害。而根據CB Insights的調查,因缺乏資金而導致結業的佔失敗原因的第二位。
3. 招足夠的兵,買合適的馬
基本上沒有一項生意是只需靠老闆一人便能成功的,當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後,便要「埋班」,組織合適的團隊。一所成功的企業,不外乎產品、營銷和管理,因此,招聘員工時,便要平衡這三方面的人手,讓這三方面都能健康發展。中小企未必有資源可以分別聘用不同的員工獨立處理這三方面的任務,因此,招募團隊時,不妨考慮聘用通才,可以同時兼顧不同的範疇。或最起碼,是瞭解自己的弱項,而聘用一個可以補位的員工。因為根據CB Insights的調查,團隊出問題是公司失敗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團隊無能,責當在將,可是,再優秀的團隊,如果只偏向一側,難保不會引致沉船。
失敗雖然是成功之母,可是這種成功的代價實在太大了,要減低自己失敗的機會,便要多留意別人,此之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專業人士獲取意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