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端木站長

稅務申報(1):盡用扣稅項目

在填報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税時,可如何用盡你的【扣稅項目】?

扣稅項目 免稅額? 常見的扣稅項目。

內容目錄


| 扣稅項目知多少

又到報稅季節,雖然財政司司長建議在2022/23課税年度,提供一次性以6,000元為上限的百分之百的利得税、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的寬減,但相比在2021/2022課稅年度所提供的以10,000元為上限的寬減,少了4,000元。本文詳列納稅人可申領的各項常見的稅項扣除(簡稱扣稅)項目,讓大家填寫報稅表時,可盡用自己應得的扣稅項目,以減低自己的稅務支出。



免稅額和扣稅項目的分別

免稅額和扣稅項目都是稅務局給納稅人的稅務寬減措施,兩者都可減輕納稅人的負擔。不同之處是只要符合資格的納稅人,皆可盡享稅務局所提供的免稅額,而就相同的項目,各人所獲的免稅額是相同的。例如每一位已婚人,皆可以同獲HK$264,000已婚人士免稅額。而扣稅項目則是實報實銷,稅務局只列出各扣稅項目的上限。



常見的扣稅項目


個人進修開支:扣稅上限$100,000

  • 個人進修開支項目繁多,包括課程學費、進修研討會和考試費,但必須是由指明的教育提供者提供的訂明教育課程。指明的教育提供者包括大學、工業學院和根據《教育條例》註冊的學校和任何經局長批准的其他機構。而訂明教育課程包括由行業協會、專業團體、機構和協會或業務協會提供的訓練或發展課程。有關指明教育提供者和訂明教育課程詳情,請參看連結

  • 而有關的教育課程或考試必須是為取得或維持在任何受僱工作中應用的資格而修讀的課程或參加的考試。一般的興趣班不能當作是受僱工作的相關課程。

  • 此外,即使修讀和行業相關的課程,但如非由指明教育機構提供,例如自行聘請私人教師、參加駕駛學院受訓等,並不能申報扣除個人進修開支。

  • 另外,申請人不可重覆享受有關優惠。如申請人同時申請持續進修基金,則申請人必須在進修完畢並獲持續進修基金發還學費後,通知稅務局,以便稅務局稍後調整有關扣稅開支。

  • 填寫報稅表時,申報人並不需要同時呈交任何證明文件和單據,但須自行保存有關單據及文件6年供稅局查核。


認可慈善捐款:扣稅上限是應評稅入息35%

凡向認可的慈善機構(詳情參看連結)捐款不少於100元,皆可在該課稅年度扣除該款額,而扣稅上限為該年度應評稅入息的35%。


以下的情況並不能被視作捐款:

  • 購買獎券的款項

  • 購買電影或慈善晚會的入場券的款項

  • 購買墓地的款項

  • 為安排誦經儀式和預訂祭祀場地繳付的款項

  • 在義賣活動中購買貨物的款項

  • 在週日崇拜時放入奉獻袋內的捐款 (但假若報稅人提交由有關教會(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發出的收據,則該筆捐款可獲扣稅。)

有關慈善捐款上限雖然是該年度應評稅入息的35%,但捐款若超出上限,餘額是可轉給配偶,由配偶申請扣除。



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上限$100,000

香港不少納稅人仍在供樓,如這些納稅人所供的住宅(或相同發展物業內的車位)位於香港境內,繳付的貸款利息,都可申請從薪俸稅入息中扣稅,每年扣稅上限是10萬元。申請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的年期更長至20個課稅年度,並且毋須為連續的年度。


已婚人士留意,若你和你的配偶共同擁有物業,雙方可以在報稅表內申索各自的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如果你和你配偶均有應課薪俸税入息,而其中一方的入息低於其可容許扣除的居所貸款利息與個人免税額的總和(即免繳薪俸税),則你們可以申請合併評税,而居所貸款利息將會從你們的合計應予評税的入息中扣除。


若已婚人士或其配偶任何一方是有關住宅的業主,且在該課税年度完全沒有應課税的入息、租金收入,或沒有利潤,他/她可提名其配偶申索扣除其居所貸款利息。而提名只限於配偶,例如父親是不能提名兒子申索扣除的。假若你的配偶(有關住宅的業主)沒有薪俸入息,但有其他應課税收入(如租金收入或業務收入),則你們必須選擇個人入息課税,才可申索扣除你配偶的居所貸款利息。



住宅租金的税項扣除:扣稅上限100,000元

《住宅租金的税項扣除 條例》已在2022年6月30日刊憲成為法例,可在2022/23課税年度開始申請扣除。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扣除由他或她以租客身分根據住宅處所的合資格租賃而繳付的租金。住宅處所必須是沒有受任何法律或指明文書(如政府租契、佔用許可證等)禁止作住宅用途的建築物或其任何部分。如所訂立的租賃是包括租用任何住宅處所連泊車處,而租客沒有把該泊車處分租出去,則就有關扣除亦包括該泊車處。


要符合申請資格,納税人必須就住宅處所訂立書面租賃,並根據《印花税條例》(第117章)加蓋印花,由政府或財政司司長法團作為政府的代理人按公平市值的租金租出住宅處所而訂立的租賃除外。


一般而言,每個課税年度可扣除款額最高為10萬元。如租期只佔某一課税年度的部分而非全部時間,則根據該課税年度內的租期按比例計算。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稅上限100,000元

如你或你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滿60歲,或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請津貼,並居住在院舍,而有關住院的開支由你們支付,你便可就有關開支申索税項扣除。

唯該院舍必須是在香港境內,並持有社會福利署根據《安老院條例》或《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發出的牌照或豁免證明書;又或是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128條獲豁免發牌的附表護養院。

另外,稅務局稱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的扣除額上限在該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年屆60歲的該個課税年度照常適用。換言之,可容許扣除額無須按該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60歲生日之前和以後的日數作出攤分。



強積金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扣稅上限$18,000

不論你是繳納薪俸税的僱員還是自僱人士,你都需要在你的強積金戶口內供款,供款額為你月薪的5%。在報稅時,你可以扣除你在強積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但每個課稅年度的扣稅上限為18,000元。

一些大型公司會為僱員提供自己公司的公積金計劃,這類公積金全名叫「職業退休計劃」,英文是「Occupational Retirement Schemes Ordinance」,簡稱ORSO。這類型的公積金的供款細節全由僱主決定,不同公司會有不同做法,但這類認可職業退休計劃的供款額和強積金一樣,以$18,000為上限。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扣稅上限$60,000

為鼓勵納稅人加強自己的退休保障,政府於2019年修訂條例,讓納稅人自行選擇參與一項名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計劃,參與者可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及辦理開戶手續,金額無須與收入掛鈎,並可不定期、不定金額供款。簡單來說,可以視作儲錢都可以扣稅,每年扣稅額亦比強積金高,上限是$60,000。



自願醫保:每名受保人扣稅上限$8,000

不少納稅人都有為自己或家人購買醫療保險,自2019年開始,參與自願醫保計劃可申請稅務扣除。這計劃的最大特色是納稅人除了可為自己購買醫療保險並可申請扣稅外,受保人更包括其配偶、子女、納稅人或其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而扣稅額是以每位受保人計。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8,000港元。




合資格延期年金:每名受保人扣稅上限$60,000

為鼓勵市民積極儲蓄及保障退休生活,政府推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QDAP)。延期年金設有累積期,投保人可一筆過或分期繳付保費,讓資金在累積期滾存,待一段時期後領取年金收入。納稅人可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申請稅務扣除,保單持有人每年可獲最多$60,000扣除額。

如是已婚人士,當夫婦合併報稅時,可作為聯名年金領取人,以每人最高港幣6萬元扣稅額計,合併報稅後,可獲12萬元的扣稅額。如兩夫婦一同投保延期年金,二人可靈活地分配合共12萬元的扣除額,以達節稅效果。



免責聲明: 以上只一般是建議,如遇特殊問題,還是先諮詢「稅務會計師」獲取專業的意見。

bottom of page